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小学生寄予殷切希望,他说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立志成才,必须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要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
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阅知世界风云,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学校的素质教育尤为关键。
近几年,“综合素质评价”屡屡成为高考和中考改革方案中的关键词。在教育部的规划中,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考试成绩+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就以今年的高考来说,作文题中出现了“新时代”“雄安”“精准扶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时事新词。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概括为考开放思维、考知识面、考三观、考时政。粗略统计,全国卷,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卷9道作文题中有5道紧扣时代主题,其中3道作文题聚焦新时代的青年,2道关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等主题。
考察学生的视野和社会感知度的趋势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也越来越明显。
2017年复旦附中自主招生考试,50道选择题时政题有5道;同年交大附中自招面试,一带一路倡议、上海最新人口政策都是考题之一。
2017年同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供给侧改革是考题之一;同年北京大学的自招考试题目之一是关于中国人口政策沿革的思考。
破窗效应、蝴蝶效应、诗和远方,这些课本里没有的知识点和思维角度,都是2017年名校自招考试的题目。
可以说,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批判性思维、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空心人』学生,已经被时代淘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概莫例外。
“引力盒子”正是为解决当下综合素质教育的最大痛点而来。突破常规的新闻传播和接受方式,把新闻故事化、知识化,将科学新知以及流行概念融入其中,为学生定制专属的时事音频产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每日重要时事,取得与社会的链接,锻炼批判性思维,提升综合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外,即使从最小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个角度而言,每天听“引力盒子”也非常有价值。这么多鲜活、极具时代感的新闻事例和社会故事输入学生大脑,写作文时又怎么会无从下笔,枯燥乏味?所以,我们也将是语文老师、思政老师的教学好帮手。